活链小说网>奇幻小说>太平清事 > 第二十一章 搬家
    练彩师又详细叙述了自己所知道的东王的病情,Bertha点头道:“如果他到我们医院来,或许会治得好。”

    Joanna笑道:“如果那位在东面的王早一些遇到Lian,可能也会好转的。”

    假如也是睑板腺的问题,练彩师无疑可以处理。

    练彩师:可不是差一点就见到了么?想要把我从西王府调过去啊,就因为这件事,我赶快离开了天京。

    其实身为一名护士,练彩师是真的想要看一看杨秀清的眼病究竟是怎样一回事,虽然自己并不是眼科专家,但一些常见眼病也都是知道的,杨秀清所得的大概不是恶性眼病,比如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、脉络膜转移癌,又或者视网膜母细胞瘤之类,有可能只是普通的眼部感染,只是在这样一个医疗条件偏低的时代,往往只是普通的眼病,就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,以至于一只眼睛竟然失明了。

    只不过一想到可能的结局,练彩师还是觉得,算了吧,自己虽然有身为护士的责任感,但却并不是具有如此的献身精神,像是那些电视剧里的女主那般英勇无畏,为了使命感而忘我前行,练彩师是做不到的,她实在是不愿冒这样的风险,不想出演一个可歌可泣的人物角色,练彩师预想的人生是,在实现职业理想的同时,也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,从容地度过悠长岁月。

    到了晚间六点,练彩师和晚班护士交了班,这一天的工作结束,吃过晚饭便要赶回家里去,就在这时,外面忽然下起雨来,练彩师便撑起了一把洋伞,是西洋式的雨伞,铁伞骨,防水布的伞面,淡紫的底色,上面有一朵朵白色的花,练彩师换下护士服,穿起清代女子的短褂长裙,提了一个西洋女士手包,原本的青布软底鞋也换成一双英国流行款式的皮鞋,撑着这把伞就走出医院。

    因为她这样的装扮,中西合璧很是有一点稀奇,路上便有人不住地回头打量她,练彩师自己也很有些得意,觉得这一身打扮很是别致,练彩师就是喜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已经夕阳西下,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,光影逐渐黯淡,练彩师脚下的皮鞋底笃笃地踏在石板路上,有着音乐一样的节奏,本来很急的雨水到这时也和缓下来,淅淅沥沥地落下来,路旁的灯光和残余的天光融合成在一起,在这种背景之下,雨线有了一种特别的色彩,那透明的雨水仿佛发出点点五彩荧光,如同挂在眼前的彩虹。

    练彩师快步走着,脑子里忽然间开始回放一首歌,“远远地见你在夕阳那端,打着一朵细花洋伞”。

    于是她想到,在太平天国,是有“典洋遮”这个职位,也就是主管洋伞,练彩师曾经看到过太平军的洋伞,都是用黄色或者红色的缎子,又或者是金字寿帐改成短柄手伞,就叫做“洋伞”,杨宣娇就有的,出行的时候前后遮挡,很是气派。

    她这么想着,脚步不知不觉便慢了下来,曾经的天京时光啊,仿佛是一场幻梦,过了一会儿,练彩师才回归现实,时间已经不早了,要赶快回家里去,还要烧水洗头呢。

    第二天,练彩师在工作间隙和Joanna说了几句闲话:“昨天下班可能是赶得太急了,肋部有些疼。”

    俗称“岔气”,学名叫做“急性胸肋痛”。

    Joanna笑着说:“Lian,我想你或许还是搬到医院附近来住比较好,你的家实在太远了,这样每天走路非常辛苦。”

    练彩师猛然醒悟:“是啊,我也曾经想过的,太耗费时间了,住处和医院相距这么远,很难有自己的时间。”

    每天十二个小时工作制啊,医院的护士一共分为两班,白班是早六点到晚六点,夜班是晚六点到早六点,这个时候哪里有什么八小时工作制?每天的一半时间在工作,而自己来去路途就要两个钟头,为了交接班,上班还要提早十几二十分,这样计算下来,每日只有九个半钟头属于自己,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,有时候她甚至只有七八个小时的休息时间,练彩师虽然热爱护理工作,但也感到很是辛苦,好在每个月会有两个休息日,否则生命真是要干枯了。

    因此练彩师曾经考虑过搬家,只不过如同二十一世纪一样,医院会带动附近的房地产,华人医院算是这个时代的三甲,在上海很是出名的,就诊量非常大,周边房价必然便高,何况又是租界内,所以房租并不是很便宜,练彩师也曾经询问过房价的,结论是:还是过一阵吧,等自己的资金丰厚一些再说。

    不过到了如今,练彩师以为,是自己变换住处的时候了,这样的工作时长,又是这样的通勤距离,短时间坚持也还罢了,长期这样实在是奔波不起,倘若有自行车也还行,然而现在没有这种便利的出行工具,全靠两条腿,实在太辛苦,有时候自己累得不行,就招呼一辆马车,把自己送回家中去,这样就又多支出交通费,所以想来想去,搬到医院附近来住,虽然房租会提高,不过节省体力和时间,另外也不必搭乘出租马车,节省了额外支出,计算一下还是划算的。

    于是练彩师便行动起来,到了礼拜日,紧急找房,从早上看房到晚上,绕着医院周边跑了一圈,腿都跑细了,终于找到一间还算可以的房,房租比之前贵了两倍还多,不过倒是稍宽敞些,也有简单的家具,是中国房东的房子,不中不洋,是上海后来很经典的一楼一底,用新式的水泥修筑,比起原本在华界租住的木屋,防火性能要好一些。

    练彩师是一个人住,本来不需要这样面积的房屋,不过这附近的住宅档次就是这样,况且练彩师也不想再住棚户区,贫民窟的氛围实在太惨淡了,练彩师对贫民没有什么意见,但是贫民的生活真是难过,所以她便想,既然要搬家,索性消费升级,租住好一点的房子,便选择了这一套房,其实也不大,瘦长的一条,如同一个楔子夹在两边纯粹西洋风格的建筑中间,但是地点好,距离医院只有一刻钟步行路程,当然指的是快步走。

    租下了房子,练彩师不顾疲倦,当天晚间就搬了过来,反正方便得很,锅碗被褥都放在空间,只把随身衣物打了一个包裹,背着便一路走来,到了街头二更的时候,大概夜里九点多,练彩师终于打开了新居的大门,将包裹往桌面上一丢,一头栽倒在床上,真的是累啊,今天跑了一整天,连中饭都是草草将就,在路边店里买了一只面包和一瓶牛奶,就这样应付过了一餐饭,下午继续看房。

    真的是着急,只怕找不到房,说来也是好笑,之前那样久的时间,自己每天如此长途奔波,也就这么过来,然而一旦有心要搬家,就格外迫切起来,巴不得立刻就能遇到一套合适的房屋,再也不想持续之前的生活,好像连多一天都不能再忍耐,否则就会有巨大的失望。